助孕妈妈

和服|款式、花纹、色彩,日本服饰到底吸取了哪些“唐文化”?
来源:http://www.bolihujiao.com  日期:2024-01-24
引言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把唐朝的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提高了一个层次,故在此基础上唐朝进行了一系列对外政策,以此来彰显大唐盛世下的国威和荣耀,尤其在经济上减轻了百姓的徭役、赋税等,同时协助百姓进行农业生产,将租庸调制落实在每一个普通百姓家。在对外国际贸易和交往中,唐朝与周边的诸多小国家或是小部落等交往,尤其是日本。

有史料记载,唐朝前后与日本直接的贸易、文化等交往高达13次之多,而且为了显示盛唐,在日本派遣遣唐使的期间,朝廷派专业且对口的人员,向遣唐使们讲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农业等各个领域,尤其是中国的先进丝绸技术,无保留的传授给日本,加快了日本服饰文化的发展。

然而此时的日本社会正处于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其中奈良时代是日本与唐朝文化交流最频繁、最高效的时代。在此时期下,日本直接将唐朝现有的佛教、儒教、律令政治等在日本施行,同时中国的服饰文化也直接冲击或是影响了日本的服饰文化的发展与改良。故此,我们本篇专门论述唐朝盛世下,唐朝服饰文化对日本服饰的影响。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繁华的场景图

唐朝服饰文化下的特点与制度

初唐服饰在绝大程度上,是由南北朝及隋朝的服饰特点直接过渡过来的,而后期唐朝涌入了大量的胡人进入,由于胡人属于早期的游牧民族,能歌善舞,尤其是胡人舞蹈的服装色彩艳丽、材质轻薄,故在盛唐女性开放、包容的状态下唐朝的服饰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下面,我们从唐朝服饰的特点、有关服饰的制度及其女性的服装三方面来解读唐朝服饰文化。

(一)唐朝服饰的特点

开放、包容、多样,属于唐朝服饰的三大特点,而开放性主要指唐朝女性的服装,如:花笼裙,属于轻纱、半透明,故女性穿上以后,很容易展示女性的自然之美与风韵之美。同时唐朝与其他朝代相互对比,显示女性服饰特别的开放。

包容性,主要体现在盛唐之下,唐朝属于东方泱泱大国,周围的小国家及其小部落,都开始主动和唐朝来往,尤其是以安禄山为代表的胡人。胡人在三国时期属于西凉部落,擅长骑马射箭等等,时不时会舞蹈,而舞蹈的服装与日常居家的服装,更加的艳丽与妖娆,伴随着半透明的轻纱,更加的显示出舞蹈的美。

唐朝服饰分解

而多样性针对唐朝女性服装来说,据《新唐书》记载,女性裙子都高达数十种,如:花笼裙、襦裙、花间裙、月华裙、百褶裙、罗裙等等,同时除了女子的裙子外,在搭配上还有冠帽、鞋履等。唐朝的服饰真的很多,在不同的场合也会有不同的服装装扮,如:朝服、公服、百祭服、常服,其中前三种都是在公共场合或是正式场合的穿戴,后一种较为随便。走在唐朝的京都长安街上,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唐代女子上身是衫、襦,下身束裙,肩加披帛,这种是典型的常服打扮。

(二)唐朝的服饰制度

隋朝虽然是一个短命的朝代,但是它继承了南北朝的很多精华部分,其中隋朝的服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唐朝在建立后,直接把隋朝的服装引了进来。

《新唐书》

可见,唐朝有关服饰的制度也是由隋朝沿袭下来的,而且何为制度呢?其实,就是把服饰的颜色和样式等与不同阶级的人做出规定。如唐朝初期规定,天子的服饰为黄袍,除了天子任何人都不能使用黄袍和明黄色的服饰,即明黄色成为了皇帝服饰的专用颜色,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印证了那句话“天无二日,国无二君”。

另外服饰的等级差异还体现在衣服样式,花纹,配饰上。一般贵族阶层的服饰样式比较讲究,面料是上等的材料,款式细节都有严格的规定,做工也比较细致。服饰花纹也有明显的地位特征。武则天时期:

可见,在武则天时期,服饰及其配饰发展到了顶峰,重点不是在如何穿的华丽,而是讲究如何穿搭的最好,如配绶的长短,腰带上玉板的数量等。而普通的人不能穿规定以外的颜色,大多数都是灰色或是黑色为主。

龙袍款式

日本服饰文化的代表:和服

和服是日本的国服,文化底蕴深厚,不仅种类繁多,款式各异,而且和服在穿戴时需要佩戴不同的配饰和头饰。和服男女都可以穿,只是女性的和服,款式更多,颜色更多,与之搭配的装饰也随之更多。然而和服最初的形成思想,也和中国古代的文化有莫大的关系。

在史料中,我们看到如果把和服裁剪,它属于平面裁剪,是一个完整的长方形,全部由直线构成,只在领口处有一个二十厘米的口子。后来这种衣服的款式等传到了日本,日本服装根据日本人身材矮小的缺陷掩盖的很巧妙。和服下边的袍子将过粗的腿部遮住、掩盖,从视觉上加强了美观的效果,同时和服后背用衣带打成小包,弥补了日本女人背部稍高的缺陷。

和服虽然现在在日本不是主流的服装款式,但是由于和服是日本的国服,代表着日本的文化等等,故和服的市场依然是有的。有相关的数据统计,每一个日本的成年人至少有三件和服。

女性的和服

唐朝服饰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中国文化,尤其是唐朝时期的文化对日本文化影响深远,有“中国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母体,是日本古代文化持续发展的动力。”一说。我们接下来再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中国服饰文化的符号(款式、花纹与色彩、配饰)来具体介绍。

(一)款式

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发达,丝绸乃是当时江浙地区的代表性产物。据史书记载,日本天皇到中国请去专门技术人员教给日本养蚕丝织技术。而日本最初的衣服面料以麻为主,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和服面料更加丰富,给和服款式的设计也提供了便利。

公元8世纪,中国正值盛唐时期(日本平安时代)。随着中日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国的唐装传入日本。据记载,当时日本天皇下诏,在全国范围内,不管男女老少在穿衣服上都要尽可能的去模仿唐朝的模式去制造或是改进。这一道命令,调动了大家对服饰的追求和提高了女性对服饰的审美,尤其做服装的老板们为了利益大相径庭的对模仿或是直接照搬唐朝的服饰。

和服解析图

(二)花纹与色彩

见过日本和服的小伙伴们会发现,日本的和服上面的的花纹及其纹路,与我国唐朝服饰花纹或是纹路有几分相像。故当时和服的名称,又叫“唐草”、“唐花”、“唐锦”等,足以见其紧密的联系。日本古代的服装很单调。随着中日文化的交流,中国的服饰文化传到日本,给日本服饰注入了新的活力。

平安时代天皇的冕服,上衣绘有日月星辰,龙凤虎猿,御裤上半黑色的花纹,其中“龙凤虎猿”的启迪或是套用为唐朝的百鸟群设计的理念。对于有的图案,是在中国图案符号的基础上加工制作而成,如云鹤、波涛、菱、铜和蔓草等。

(三)配饰

现在化和服

日本和服的配饰中,很多都有唐朝的影子。以鞋袜为例,日本的《大宝律令》中,除了对服装款式做了明确的规定,鞋子也有明确的规定。不同阶层的人穿不同款式的鞋子,反映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大宝律令》中还规定,有姓的庶民可以穿普通的草鞋,但是奴才下人之类的却没有资格,而且对士兵有规定,士兵要穿“唐式草鞋”并自己编织。

和服发展到后来,鞋袜有了固定的模式。鞋子为木屐,袜子为分指袜。其实,木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文献资料中,有很多地方做过描述。古乐府诗中有“黄桑柘屐蒲子屦,中央有丝两头细”,很好的对木屐做了诠释。总之,中日两国从古代到现代一直保持着紧密的交流与合作。

日本木屐

总结

古代的诸多史料和日本的部分文献都分别记载了中国与日本的历史渊源,尤其遣唐使13次来唐朝的深造,而且唐朝的和尚为了把唐朝的佛教文化传到日本的长崎等地方,也多次出海去日本。而唐朝的服装在古代可以说是服装款式、颜色等都达到了最高峰,拥有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民族的特色。

和服能成为日本的国服,其重要代表着日本的元素,而且和服也是古代中国和古代日本深度交流的见证。服饰也是一种文化,它不是一成不变,也不是随意改变的,它需要文化的沉淀,需要百姓的认同和喜欢,能达到市场化的效果。

参考文献:

《大宝律令》

《三国志》

《新唐书》

标签: